它留在时光里也留在了我心中街头那些“消失的报刊亭”

  新闻资讯     |      2024-01-10 05:08

  它留在时光里也留在了我心中街头那些“消失的报刊亭”报刊亭曾是时代的文化印记,也是城市的风景线。如今,还有多少坚守着的报刊亭,谁又在坚守?今天,潮新闻推出《小店写线个“它们”记录着城市变迁》一文,报道了杭州人莫勇平和他开了20年报刊亭的故事。

  就如同老莫的微信名“仰望星空”一样,有许多读者留言,这样的故事很有情怀,伴随报刊亭的逐渐消逝,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老去了,它留在了旧时光里,也留在了我心中。

  20年前,杭州市中心遍地都是报刊亭。那时候他住在中山北路,经常到一家报刊亭买体育赛事类杂志。

  “那时候没有更多的资讯获取手段博业体育,我的工作刚好和体育有关。每周的体育杂志《足球周刊》、文学期刊《收获》都是必买的精神食粮。尤其到了世界杯、欧洲联赛季,更是提前很久就到报刊亭去打听,一天都可以跑2次,询问报纸什么时候上架。”吴先生说,那种期盼的心情,就和现在年轻人看直播带货一样兴奋,“因为光顾的次数实在太多,都和报刊亭老板混熟了。”

  吴先生说,他大概是和报刊亭一起成长又一起变老的一代人,“就好像我看着报刊亭老板,从小年轻慢慢变老,直到搬走不见了”。

  说起这些过往,吴先生感到几分岁月的沧桑,但回想起来,记忆中又带着一抹温馨博业体育,“那时候,在报刊亭这个窗口,总能看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孜孜以求的外面的世界。”

  “80后”程女士也人到中年,回忆那些在报刊亭里痴迷青春文学的日子也有点甜。《花溪》《萌芽》《少年文艺》……在不那么卷的学生时代,大好时光都可以在报刊亭流连。读到一个个缤纷的故事,就如同喝一杯铺买超多奶盖的奶茶。那应该是人生旷野里最心无旁骛的黄金年代,有些怀念。

  打开钱江晚报的资料库,输入“报刊亭”会发现,彼时的它们,就像一个个散落在城市里的触角,不仅记录着城市变迁,也记载着人情世故和心意。

  杭州富阳的小周是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25年间,他没有喊过一声“爸爸”,对爸爸做的事也没任何回应。

  周爸爸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报刊亭,他当买主,儿子卖报,自建的报刊亭成了儿子小周生活的全部,小周脸上也渐渐有了微笑。不过仅仅一个月,报刊亭就因为无证经营和违章搭建,面临关门停业。来自星星的孩子博业体育,还能继续卖报吗?

  在钱江晚报的关注下,经过邮政、等相关部门的努力,2015年的夏天小周可以在老地方重新“上岗”。当年8月15日,新报刊亭开业。

  “报刊亭是半夜1点多到的,他知道以后,早上6点多就起床了,急着要去看看。”老周说那样的儿子,他之前都没有看到过,虽然还是“冷”着脸,但肯定是开心的。

  “这两天,他还自己拿着抹布和拖把,把报刊亭打扫得干干净净,即使没有报纸卖,他也会在里面呆很久,不愿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