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和周期

  新闻资讯     |      2024-01-08 13:48

  2024:人和周期去年的这个时候,《智物》以苹果、特斯拉、华为三家公司的小事来串联对2023年一年的展望,虽不全中,但是幸未疏远。一年后,可以换一个更轻松的方式,做所谓的回顾和展望。

  没有人能料到ChatGPT的巨大影响。看到有手机大佬谈论周期,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低头等待,或者,是低头忍耐就有美好发生,实际情况来看则并非如此。当下时刻,人人都应该重读黄仁宇,认识历史进程之难。产业上的进步,绝非来自于必然,也没有理所应当。

  走过周期的必要条件,要有新旧技术交替,要有环境复苏,要有人事代谢。如今,硬件科技领域最大的主题只有一个,谁能最早做出来一台Chat GPT时代的硬件,无论是汽车还是手机,还是机器人这种小物件。

  一年前,《智物》对苹果的MR是一个极为悲观的认知,当时,所谓双目4K硅基OLED的方案,成本上的合理性,制造工程上的可行性,是个无法让人说清楚的谜。现在,我们看到苹果MR核心供应商清楚写明白了他们的生产计划,这款混合现实眼镜,不是PPT,是一个像2007年的iPhone一样,年产销数十万台的试验产品。

  AR会是AIGC最好的载体吗?AIGC真正的贡献和颠覆,不是让机器生成没有意义、内涵、情感的图片和文字,而是,帮助理解用户周边的复杂世界,将外在世界更进一步编码和数据化,设备和机器和人可以真正交流互动。这是自动驾驶的起点,也是智慧服务的起点,是AI Phone以及真正的IoT的起点。

  苹果依然是那一个可以期待的角色吗?过去两周,苹果披露的技术论文让外界看到AI phone的希望,看到苹果的实力。苹果还是那个最可以被期待的苹果。

  问题在于,苹果从谷歌的交易当中,每年获取近200亿美金的竞价排名广告收入,净利润超过80%。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意,前提是只要iPhone的商业转轮持续,苹果的金摘不下来。库克还会是那个库克。

  苹果眼镜之外,苹果创造了新的芯片架构,新的操作系统,新的应用开发的环境,路径正确的话,成败就只取决于时间了。

  外行人的理解,苹果混合眼镜所缺的就是Killer app。按道理说,这是中国产品经理的强项,中国曾经拥有最繁荣的移动互联网业态,如今,竞价排名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来到终点,被替之以AI推荐系统为核心的多轮对话服务。中国生态还能持续繁荣吗?

  枷锁在于,产品经理们能不能自由创意。拥有全球最大电视机制造业的中国,没有诞生奈飞和迪斯尼。海外对谷歌、苹果的反垄断在当下的技术进展时刻取得关键突破,可能不是偶然。美团、携程、百度和微信,统治了所有O2O业态和广告流量生意,大树底下,如今连小草也是稀疏的。

  被市场看好的张慧敏,居然意外选择2B领域,作为其创业的起点,进展不顺利,也在意料之中。倒是,小米系无论在手机还是在汽车博业体育,表现出来了从软件生态到硬件的系统能力。

  小米也在认真考虑MR,技术路径和方案就和苹果类似,发布时间大概要在2年以后,也会用苹果所采用的索尼硅基OLED方案。

  雷军进入汽车领域,半推半就。回顾雷军在电商、游戏、手机行业的创业表现,他都是作为行业关门人存在的,雷军一旦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并取得成功,也就意味着这个赛道机会的终结。几个赛道的表现,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雷军非凡之处。

  去年,《智物》提到了特斯拉即将到来的制造工艺的升级,以材料科学驱动,以一体压铸为核心的制造工艺。特斯拉在发明一台新车的同时,特斯拉也发明了如何制造这台车。如今来看,赢家的优势在扩大。

  特斯拉之所以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丰田之后一个新的造车厂,这是外界所期待马斯克的地方。这也是支撑特斯拉数万亿估值的起点,但是,特斯拉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挑战在于,只有实现自动化驾驶,才能形成特斯拉车队,才能让汽车行业从卖车走向服务,走向在线运营。

  没有人能说清楚自动驾驶何时到来。在中国市场每年销售的BBA豪车,不过百万台。三家分晋,单个公司中国市场销量每年几十万台已经是顶点,一家纯粹的非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公司能有多大的价值?

  《智物》觉得能让电动车从制造、交付模式,变成真正在线运营模式的关键,当下或许不是自动驾驶,而是保险和后市场。近期,《智物》与一位曾经在几个关键岗位工作人士,有一场深度的交流,近期就会披露。而在这些领域,雷军有优势。

  一个有意思的讨论,也是关于华为的。《智物》最早猜测过,寒冬之中华为会开启货架,将部分资产出售变现,海底光缆业务、荣耀就是例子。谁能想到,一直将华为当儿子养的任正非,开始学习李嘉诚,将资产当猪仔卖,华为车BU似乎不是最后一个。

  李嘉诚收割了地产的黄金时代。巨头、大佬们占据资源的能力太强了,高价、超高价变现的能力太强了。

  华为车BU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局。让外行人好奇的是,华为车BU在华为的组织机制当中,都不能十分得手,在长安汽车这种体制机制当中,能有怎样的表现?上海汽车不能接受华为的灵魂,难道会接受同为国企的长安汽车的灵魂植入?

  明显的事实是,中国博世不会脱离中国特斯拉独自诞生。一个月前,马斯克再次恭维他的东方同行:未来的格局可能是一个特斯拉,身后跟着9个中国友商。9个中国友商谁不想培养一个中国博世?

  华为这样的巨头,没有办法停车换挡,不能接受做为一个小型的供应商,逐渐成长为博世的命运。最好,是能在巨型飞机飞行过程中,不减速的情况下博业体育,更换引擎,然后更换轨道,扬长而去。

  一年前,《智物》猜测华为的鸿蒙进展,可能在2023年8月就具备独立运行,脱离安卓生态束缚的机会。这一计划比预期延迟了两个月,当腾讯系开始低头,其他应用厂商竞折腰。

  很好奇,腾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鸿蒙为什么能打动腾讯。还是说,惶惶终日的互联网巨头们,把不再失去当成了某种获得。

  去年的这个时候,关于芯片工业的讨论是最热闹的时候。过去一年,当时的某些讨论,业已变成现实,近日关于这一芯片的低端廉价版本的讨论,成为国内外的热点。

  细究当前鸿蒙生态的进展,华为手机和汽车以及其他消费者业务,隐然变成国产芯片生态牵引者,而不只是让余承东重新手机市场的份额。

  一年前,《智物》就认为,国产芯片生态的进步会在芯片之外。AI phone的背景下,让华为获得了战机华为从搭建新架构的眼光出发,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符合技术趋势的生态,而不是刻舟求剑,只是想要重回2018的市场份额。

  智慧服务为基础的AI Phone,以及其他形态的AI终端,是《智物》自我定义IntelligenThings的原因。一度,《智物》曾经寄望于巨头,比如苹果和vivo这种,但是,巨头们的枷锁与巨头的资源是一个复杂难说明白,同时存在的比例关系。

  这与华为车BU的困境类似。苹果、OPPO、vivo、小米、荣耀,也都需要在飞行过程中更换引擎,技术升级换代中,无缝切换,最好不要损失利润。

  怕是负担更多。OPPO、vivo、小米所着力培养的人,性格截然不同。有最会造手机的人,也有最擅长卖手机的人,其结局应该也完全不同。

  问题是,算力的演进毫不考虑人意,过剩的算力,必然推动更高的运算效率,催生出更高运算的机器——强大到机器这个词不能完全容纳定义。

  AI Pin这样看似不着边际的新产品已经出现。错失过去十年,受制于iPhone、安卓智能机时代的冒险家,也已经入场。孙正义、Jony Ive、Sam Altman几个人已经走在一起,最能包裹Chat GPT的完美的AI Phone就要来了。

  未来几个月,安卓大厂会把自己的发布会变成各种大模型参数的展示。但是,只要这些安卓大厂的新机开机时,还有那么多的预装软件,还保留那个臃肿的APP store,还在把搜索权限交给百度和今日头条,就不是真正的AI Phone路径。

  更应该期待特斯拉,还有一些智能设备全新的创业团队,他们没有APP Store印钞机,金的束缚。本质上,他们更希望有变化,更希望新技术诞生,旧平台隐去。

  一年前,《智物》提到了一家号称像素级模仿华为的友商,他们投入巨大SOC计划一度取得重大进展,并且比照鸿蒙搭建一个新生态。过去几个月来刚性的调整、变化说明,叶公好龙者的悲哀,多数企业家只是羡慕任正非的财富和成功,却承受不了任正非和华为的苦难。

  “去华为”的本质,无非就是想等待华为、苹果、特斯拉走过无人区,再去袭蹈其足迹而已。过程想必绝对不是平滑的,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过程。组织战略的重复甚至是,是以个体牺牲的代价来完成其最终的正确路径寻找。

  华为的产业链危机不全是坏事博业体育。至少,余承东有机会是唯一一个被动脱离智能手机的盛世,被外力强行摘除了智能手机模式负担,放手探索下一代手机技术的大佬。而且,非战之过。

  余承东可以用最新的技术,不考虑销量和规模的包袱,去为GPT们穿上最合适的硬件衣服,开拓智慧手机的新机会。关键是,有人已经替余承东做好了相应的技术、模式探索,华为曾经做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