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业体育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庄曦:智媒时代国际新闻内容生产的逻辑创新

  新闻资讯     |      2024-01-24 10:16

  博业体育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庄曦:智媒时代国际新闻内容生产的逻辑创新智媒技术的介入带来一场从底层逻辑到关系模式的整体变革,国际传播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从内容生产的根本入手,结合关系之维、社群之变、简化之道、交互之路,在真实、生动、可感的新闻故事中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博业体育,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习总在十九届中央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引导能力。”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上,在国际传播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的趋势下,应更加积极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中,不断更新和丰富传播手段、传播形式,以多模态的方式呈现中国好故事。

  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的2023 Google开发者大会上博业体育,Google Cloud AI平台副总裁以“提升速度、降低难度、扩大规模”这十二个字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效用,体现了智能技术对互联网行业的深度嵌入。进入智能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新闻业产生了诸多新现象:新闻理念从新闻客观性到新闻透明性、新闻功能从专业独白到促进对话、新闻内容从机构型媒体主导到社会多元供给、新闻生产从常规的新闻价值判断到聚合平台基于算法的智能推荐等。

  技术赋予新闻受众更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区别于传统受众对客观事实本身的关注,善用智能技术的用户更乐于根据自己的意识和认知模式去主动寻找和解读信息,加大了新闻媒体讲好新闻故事、进行有效传播的难度。

  不仅如此,智能算法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传播范式,传播的流动性更加明显,传统新闻业以主流媒体为核心的运作方式也在技术的嵌入下被打破,涉及更多元的参与主体,新闻传播实践复杂的关系特质日益凸显。在本身传播路径就相对复杂的国际传播领域,新闻媒体如何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具备传播价值的内容,并确保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将内容有效、准确地传递给受众,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

  在当今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社交化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这意味着,为了使信息能够有效触达受众、激发受众兴趣,并使新闻内容既有趣又深入人心,新闻工作者需要借助数据,在数据与信息之间建立关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曾在期间设立的“大数据”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栏目以“脉搏博业体育,全球跳动”为报道主题,通过对89个国家海量数据的挖掘,搜寻海外最热的话题。在报道中,主持人采取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来吸引观众的注意:“猜猜看,近年来哪个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增长最快?”这个互动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当答案揭晓为秘鲁时,观众又会衍生出诸多好奇。最终,主持人通过对比和分析中秘两国的贸易数据与秘鲁当地论坛对中国的关注指数,用数据化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真实状况。观众由此对我国的对外经贸情况有了更深入了解。

  美国一则《与中国贸易战会对美国这些地区造成严重打击》的报道,则以数据地图的方式,直观清晰地呈现美国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与中国贸易之间的紧密关联。地理图示的呈现让读者更可能以一种“涉我”的视角去感知新闻,感受跨国贸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链条。

  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要想讲好故事,尤其是国际传播故事,必须进一步将“受众思维”向“用户思维”推演。“用户思维”强调“贴近”和“连接”属性。“贴近”,就是要坚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接近用户的语言模式,强化同用户间的转发、评论、点赞等强互动模式,实现传播的“涟漪效应”。“连接”,则需要解决在哪里互动的问题。在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大趋势下,需要对用户展开研究,借助社群传播和圈层文化的“破壁”,实施分层、分群的精准化传播。重视社群内的连接和关系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重点探析新的媒介技术及传播方式如何同人、群体的社会性与文化性进行连接,进而把握跨文化传播中的新场景。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系列报道《解码十年》融合了卫星视角、大数据调查和新闻故事三种要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真实而感人的画面,展示了党和国家在过去十年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以卫星视角俯瞰神州大地,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党和国家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通过大数据调查,将这些变化具体化、可视化,让我们能够清晰看到,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无数个体和家庭的生活变迁。

  智能传播时代,在平台持续的信息推送中,我们置身于一个复杂的媒介信息系统,面临知识过载和持续性信息过剩的挑战。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类“深度解读”“不得不看的深度分析”等自媒体的噱头文稿,以标题党式的所谓“深度”吸引读者,内容实则良莠不齐。

  在国际传播的场域中,基于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文化语言的差异,用户更希望看到简洁明晰、具有跨文化情感连接的报道。因此,讲好国际传播中的好故事,既需要全面布局的洞察力,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简化”也必不可少。“简化”不仅是一种呈现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它以简洁的形式反映复杂的事物,激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真情感,推动人们在相互理解中达成共识。

  如何将复杂的信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递给国际受众,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课题。简化重塑、抓住新闻核心,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中国日报社推出《问道》(Blazing a trail)系列5集微纪录片,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纪录片瞄准海外媒体对中国政策的关切,对“全过程人民、共同富裕、大国基建、‘一带一路’、气候挑战”五个重要议题进行概念拆解,以“简化重塑”的方式抓住核心要素。走进胡同、走上大桥拉家常、闲聊天,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宏观议题成功转化,以点带面,清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原因,全球传播量超亿。

博业体育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庄曦:智媒时代国际新闻内容生产的逻辑创新(图1)

  简化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求在保持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巧妙构思和设计,抓住世界的本真产生共情,以情动人。通过对故事原型的简化与重塑,便于抽取出文化差异下的共通脉络。如文化专题纪录片《品读中国·南京》,将南京图书馆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作为故事主角。99岁的沈燮元几乎每天都准时出现在南京图书馆的古籍编目办公室,“刮风去,下雨也去,编目,买书,循环往复”,成为年轻人口中所热爱的“南图扫地僧”。沈老的故事成为南京这个城市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简化重塑”不简单,要不断尝试抓取故事的本质情感与相对应的用户群体,这对新闻创作者的知识底蕴和洞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一定是开放交互的。但新闻内容的生产者面临比以往更为直接也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邀请用户进入新闻生产的过程,让他们成为新闻生产的一部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围绕新闻展开互动的多元交往场景的建构。围绕新闻生产进行的聚合、对话,也有可能在情感维度上更多地将传受各方联结在一起。与此同时,信息编码和解码过程将被赋予新的意义结构。为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我们需要发挥参与式交互的力量,探索新的意义结构和认知模式,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来,实现深度的参与交互。

  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强影响力卷入各个社会系统之中。国际传播系统作为国家形象建设与话语传递的重要手段,对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是一个兼具时代追求、理论意义与实践导向的重要命题。建构可感知、可沟通、可调适、可共情的中国自主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应着眼于智能技术在新闻实践中的嵌入,从关系之维、社群之变、简化之道、交互之路展开深入探究。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视角下江苏新闻人群体的转型与创新研究”(23XWA002)的阶段性成果。